时间过得真快,妹妹出生快5个月了。

哥哥一岁前,我几乎没怎么带过,也没怎么抱过。这次有机会带妹妹,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。

我抱得更多了

妹妹是个高需求宝宝。比如落床经常睡不踏实,需要抱着睡一段。出门溜达时,躺在婴儿车里也坚持不了太久就来回拱,需要抱着。AI解释说这是因为孩子平躺着,出现惊跳反射的时候会伸展手脚,这时如果周围空无一物,会有很强的不安全感、没有依靠,就像大人坠落悬崖的感觉。而抱着就让她感觉踏实,睡得踏实。确实有点废爹。但我转念一想,不管身处何种境地,都应该且能够找到让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。抱孩子也可以当做一种修行。然后我发现,只需要抱着、看着、跟孩子互动,尽管她不会说话,但慢慢你会感受到一种跟人的灵性对话的感觉,甚至还会感受到自己内心沉睡已久的灵性。有种直冲天灵盖的感觉。很神奇。于是觉得抱孩子不是废爹,是福报。

从我这段时间的体验看,我觉得还是爸爸更适合抱孩子。一是体力更好,可以各种姿势抱;二是体格更大、”床“更踏实;三是男性说话多是胸腔共鸣,孩子被抱着的时候会感受到共振,也有听演唱会的感觉。

两个孩子间的适应与平衡

到目前为止,妹妹还不会认人、不会说话,所有兄妹俩还没有深度互动,但也有不少相互影响的地方。

有些是愉快的。比如,妹妹学抬头的时候,听到哥哥夸张的拍手鼓励,会抬得更高更久。哥哥也玩得很开心。

也有不愉快的。比如,只有儿子一个孩子的时候,晚上我们俩可以陪他打扑克、玩玩具之类的,他也可以随意大声说话或唱歌。但现在,扑克是打不成了,也不能大声说话,因为妹妹随时可能在入睡过程中。儿子倒也理解得快,开始找一些自己能一个人玩的,比如看书。对应的,我们也给他找些平衡。比如放学后去广场跟同学们玩,也会让他玩得更久些,不催他回家了。吃麦当劳的次数比以前多了。

现在我觉得,兄妹俩差6岁也挺好,面对变化的时候,哥哥更容易理解和适应。如果是三岁的儿子,不敢想象有多少鸡飞狗跳的时候。

二孩父母的极致体验

上周有一天,妹妹突然尿很少,甚至一晚上都没什么尿。到第二天下午依然没有改善,妈妈很慌,于是我们跑了一趟儿童医院。北京儿童医院的体验你懂的,过程不表,总之医生看完后说先验血验尿。这可把我们难住了:本来就少尿,怎么验尿呢?好巧不巧,突然想起来家里的儿子该出发去上足球课了。我真想拔根毫毛吹个分身出来。继续忽略过程,总之儿子去踢球了,我们则带妹妹回家继续想办法集尿。孩子妈妈买了个集尿器给妹妹戴着,试着把尿几次,无果。我接着给她喂几口水,然后抱着玩。过了不到半小时,妈妈突然发现尿袋里有尿了,喜笑颜开,像中了100w彩票似的。然后发现我们忘记在医院拿取样瓶了,于是我迅速又跑去医院一个来回把尿送检,然后紧接着去接下课的儿子。来回折腾的一下午结束后,虽然很累,但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两件事:儿子真懂事,能自己收拾好去踢球的东西了;闺女真配合,居然及时地就尿了。

累并快乐着。


最近我还发现一个好玩的。有时候放她在床上睡觉,需要抓住她双手安抚一会儿,等她睡安稳了才可以松开。但怎么判断她睡安稳了呢?我把耳朵贴近她胸口,能清晰地听到心跳声,那音效和感觉,就像听乐队演奏时的鼓点声,不断有节奏变化,我自己给这个节奏配个歌,就当听Live了。然后会发现当她的心跳慢下来稳定一段时间,就能判断是睡安稳了。